曹彬 外语学院 德语系2003级
我家的相册里有一张早已泛黄模糊的照片:一群孩子在一幢教学楼前的草地上追逐嬉戏,照片左方着黄绿上衣、红色长裤的就是我。那年我六岁,幼儿园大班,身后是西二教,现在的博文楼。
相册又翻过几页,还有一张老照片:稚气未脱的姑娘站在“青岛大学”四个大字前的花坛上,左臂还挂着醒目的“三道杠”。那是1995年,我正上小学四年级。
8年后——2003年8月29日,我独自拖着行李箱,冒着小雨前来青大报到,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德语系新生。
03年入学时,恰逢青岛大学合并办学十年。光阴十载,在新世纪的开端,学校继往开来,开启了又一个十年的新篇章。而我也告别少年时代,开始了大学生活。
中学时代的我,英语成绩优异,屡次获奖。但也擅长并更偏爱数理化,因此高三时放弃了多所院校的小语种专业保送机会,决定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也几乎都以理工院校及专业为主,唯一一个非理科的志愿是:青岛大学德语系。也许,我注定要成为“外语人”,最终我被德语系录取,Germanistik成了我过去10年以及将来要终身从事的专业。
Aller Anfang ist schwer(万事开头难)。没能读理工科的遗憾带来的消极状态伴我开始了大学生活: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差,课上几乎从不发言、从不提问,小组练习总是最后一个……每每看到同学们对欧洲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很挫败。当时的任课老师察觉到我的不良情绪,于是课上“故意”多提问我,课下一再鼓励我,把我从“边缘地带”拉回到集体当中,认真投入学习。同时通过德语系新老生见面会的交流,我知道同我有相似经历的同学很多。理科生学外语,人文知识基础较弱,但是良好的逻辑思维却能极大地帮助德语学习。这也是我们专业一直“文理兼收”的原因。再加上我多年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外语学习习惯,德语学习应该并非如我想象般困难。
德语系全体师生加起来不足百人,师生关系亦师亦友,集体氛围温暖自在,这也让我开始愈发喜欢这里。西二教前草坪上的口语课,一起制作Lebkuchen(胡椒蜂蜜饼)和小饼干的圣诞节,精致的系图书馆,老师们课上的妙语连珠……很快地,抵触情绪消退,我开始期待每天能学到新的语法,听懂更多对话,能够更完整流利地表达想法;我喜欢倾听老师们艰苦却又充满乐趣的留学趣事,让课本里刻板严谨的德意志生动鲜活起来;我盼望每周四晚在德语角和德国留学生及外教交流各种话题:从最初肢体语言、英语和不完整的德语并用,到最后能用德语清楚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与德国人“争论”;针对自己人文知识匮乏的劣势,一方面通过国情课“补课”,另一方面请老师推荐相关书籍或去校图书馆查阅资料课后阅读。就这样,在系里良好氛围的带动下,通过努力,在第一学期包括专业课及英语、政治等其他成绩在内的综合排名中,我获得了第一名。
大学生活不应“一心只读圣贤书”。课业学习之余,我加入了学校文艺部、学院文艺部和音乐协会等社团。学校为学生活动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两年时间里,我组织并参加了数次校院级文艺活动,登台演出多次。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在青大剧院首次登台演出的窘相:没有演出服,就从寝室同学和法语系女生那里东拼西凑了一身儿不怎么合身的衣服;怕忘词儿,就请同学在右手虎口处密密麻麻地写下歌词;因为紧张,我几乎全程退缩在偌大舞台的后侧,不曾移动半步……想到当年的青涩局促,我仍会忍俊不禁。两年的学生会经历除了让我收获了各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结交朋友。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专业学习也不能懈怠。受至今合作十余年的“鲁巴项目”资助,德语系每年会根据前两年的综合成绩,先后派出共10名大三学生赴德交流学习半年至一年。外语人必须“走出去”才能更好的“走回来”,我渴望去“母语国”学习,让自己的德语更纯正。国情课上看到的德国风光,更是激起了我想去日耳曼大地亲身体验一番的热情。Ein guter Anfang ist die halbe Arbeit(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学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使得我对接下来的学习信心倍增。终于,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和激烈竞争,2005年7月初,我如愿得到了由德国巴伐利亚州资助赴慕尼黑翻译学院学习一年的机会。两年来只在图片中徜徉过的欧洲大陆终于有机会亲身游历一番了。
慕尼黑翻译学院交流学习的一年使我的德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同时受巴伐利亚州政府资助,在德期间,我充分地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周末外出观光,参观博物馆和展览,假期在德国人家住宿体验生活……真正地将所学所知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知识。当时的翻译学院位于德国精英大学之一慕尼黑大学的后门,德国大学开放式的模式让我有机会进去旁听各种专业的讲座和大课(Vorlesung)。这也对我之后选择读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国后,我忍痛放弃了本校的保研机会,选择“考出去”。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姑娘,我渴望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若能在不同的学校学习,也能汲取多元的文化和知识层次。2006年8月底回国,9月选择学校,10月报名、开始复习。三个月的备考时间着实紧张,但3年打下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多年的英语功底,以及本科期间积累的政治课知识,让我以高分考取了同济大学德语系,同时以年级综合测评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回顾青大的四年学习,正如我毕业前夕在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上所说:“这四年,我没有太多耀眼的成绩,但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对于大学和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梦想都在一一实现”。
得益于在青大培养的学习习惯及专业素养,在同济学习期间,我的成绩依旧优异。研一获得“第三届中德文学翻译大赛”第二名。研二上学期成为德语系首位公派研究生(之前同济德语系只有经外办交流项目派出的交换生),再次赴德学习半年。
2010年硕士即将毕业时,我决定读博深造。这次我依旧选择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只是走得更远一些,我决定出国读博,并将目标锁定在德国首批精英大学之一的慕尼黑大学。当然,这和我本科时的留学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我期盼回到那座让我牵挂的城市。
想在德国读博,选择导师、确定研究方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幸运的是,我顺利地找到了对我的研究题目感兴趣的博导,同时他对我本、硕阶段的成绩亦十分满意,尤其是在慕尼黑交流一年的经历让他对我印象深刻。经过几次长篇通信,我最终顺利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时隔5年,再次回到了这座现代又不失传统、热闹却有静谧的啤酒之都——慕尼黑。
现在,我已经开始了读博的第五个学期。慕尼黑大学对德语系博士论文的语言要求极为严苛,即使对于德语母语者来说也并非易事。除了要不断提高德语水平,课题研究也会遇到诸多困难。但是十年的专业学习,我始终谨记青大的校训:
“博学笃志“,要有志有为,学贯中西;
“明德求真”,要治学严谨,追求真理,做学问,亦要学做人;
“守正出奇”,要尊重传统,同时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过去十年的德语学习经历,亦是母校“新十年”的发展阶段,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在学校新世纪的发展思路和规划下,经过德语系过硬的专业培养,在自由不失严谨的学风中,我既为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获得了开拓视野、提升自我的机会。
虽然10年前被迫放弃了心爱的理工科专业,但塞翁失马,谁能想到,德语成了我擅长且热爱、并将终身从事的专业。青大本科4年,虽然经历过低谷失落,但仍是我最美的年华,是充满梦想和激情的时光。
每次回国,我都会再回到母校走走坐坐,看着校园里年轻的学子,如同看到18岁入学时的自己,有梦想,有坚持,在这里丰实羽翼,只待向更高更远的天空展翅。
衷心祝愿母校的未来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