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楠郁出生于1980年,是我校经济学院2000级本科生、自动化学院2004级硕士生。现任西藏那曲市委副秘书长、双湖县委副书记(挂职),中国石油高级审计经理。
2016年,他接过前面13任中国石油援藏干部手里的接力棒,投入到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的扶贫事业中。5年间,他与双湖人民共同改进医疗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发展脱贫产业,为双湖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9年6月,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最美支边人物”称号。
2020年,梁楠郁荣获第五届“央企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梁楠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远赴高原送健康
2016年夏天,作为对口援藏干部,梁楠郁被选派到西藏那曲市双湖县任分管医疗,教育,产业等工作的常务副县长。双湖县距离拉萨约700公里,位于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藏北羌塘腹地。“以前,我认为没有人住的地方,就是‘无人区’,到了这里才知道,人活不了的地方,才叫‘无人区’。”梁楠郁感慨地说。
双湖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原,而是高高原,平均海拔高达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这里人烟稀少,其中2/3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1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着14040位老百姓,平均每8平方公里才住1个人。由于海拔高,双湖县气候恶劣,生态薄弱,植被稀少单调,闭塞落后,人们生病习惯于听天由命,因此,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只有58岁。梁楠郁第一次下乡,就看到了两个新生儿夭折,一个活了七天,另一个,只活了一天。梁楠郁发现当地牧民和百姓,大多不仅生活贫困,思想观念也较保守,尤其突出的问题,是饱受婴儿夭折、风湿、阑尾炎、肝包虫等病痛的疾苦和折磨。当地人习以为常的表现也让他深深地意识到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梁楠郁在广泛调研后,建议将医疗援藏的重点从原来以巡诊发药为主的“看病”,转向以手术为主的“治病”。自2016年底起,经过梁楠郁多方联系,先后有28名双湖医生被送到中石油中心医院等地培训。在原有配备的基础上,梁楠郁协调中国石油捐赠112.5万元,购置了呼吸机、腹腔镜等医疗设备,为手术做好准备。
2017年8月23日,雅曲乡孕妇曲德的胎儿脐带绕颈,无法顺产,可最近的上级医院在550公里以外,胎情紧急,来不及转院。经过慎重论证,医疗队和县领导班子决定进行急诊剖腹产手术。为了避免医生因缺氧影响动作的精准度,主刀团队边吸氧边手术。这是双湖县历史上的第一台手术,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海拔最高的第一例剖腹产手术。如今,双湖县人民医院各个科室的人员日趋完善,各式先进的医疗检查仪器被启用,经过培训的医生们已能自主开展阑尾切除等一般手术。
这些进步不仅是援藏工作队在“云端上”合力创造的奇迹,也是西藏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具体体现。梁楠郁希望,未来双湖县的医疗团队能一年解决一个病,从而“让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出县能够就地诊疗”
改善高原兴教育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梁楠郁在走访中发现,牧民和百姓的受教育年限普遍很低,那些受了基本教育的青年牧民,没有企事业单位吸收为员工,大都仍然只能回家放羊。
虽然从2012年起西藏就全面落实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政策,但由于师资力量异常薄弱,双湖县的重点高中升学率只有4.4%,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要么上职业技校,要么回家放羊,这种状况已延续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转变。
梁楠郁在调研后认为,不是牧民家长对教育不重视,而是教育没有让大家看到希望。他想出两个解决办法。一种方法被称为“借鸡下蛋”,在中国石油和一些爱心教育人士的支持下,2017年8月31日,双湖第一批学生到拉萨北京小学免费就读,此后先后已有40名双湖中小学生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北京小学、北师大附中等地免费就读。第二种称为“自力更生”,用奖金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在这种机制下,2018年双湖有3名学生考上了内地西藏班。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与家长恳谈,经过孩子外出读书带来的积极影响,牧民对教育的看法悄然发生改变。2017年,双湖县教育局选拔第一批外出读书的孩子时,没有一个家长陪同;2018年,选拔第二批孩子时,来了12个家长。
振兴高原搞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当地“造血”机能,也是梁楠郁的工作重心。双湖县是全国贫困县,这里21.9%的人口未脱贫,远远高于1.7%的全国平均贫困发生率。梁楠郁认为,论百姓的生存质量,双湖应该是全国贫困县里的倒数第一。经过调研,梁楠郁决定因地制宜地从三个方面推进双湖县的产业发展,一是丰年虾卵产业化,二是旅游资源产业化,三是牧业资源产业化。
经过调研,梁楠郁决定因地制宜地从三个方面推进双湖县的产业发展,一是丰年虾卵产业化,二是旅游资源产业化,三是牧业资源产业化。
双湖县其香错湖区盛产丰年虾卵,这是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一种优良饵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捕捞丰年虾卵,就成为了双湖财政和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以往的招标中,当地干部职工对丰年虾卵及其市场不太了解。多年来,个别客商趁机蓄意压价,或通过串标、围标低价购入,形成事实垄断。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让捕捞群众受益,梁楠郁提议开展“真正公平、公正的竞标”。然而,2017至2018年,招标连续两年流标,竞标人、买主包括梁楠郁自己都受到了匿名恐吓、威胁。
2019年初,招标重启。梁楠郁把竞标公告和一封公开信发到了每个投标人的电子邮箱里,信中诚恳又坚决地表达了对公平公正交易的要求和追求。同时,双湖县委县政府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再次流标,就直接议价或者委托加工后卖成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人惊喜的是,第三次招标会非常成功。新老客商争相举牌,双湖丰年虾卵毛料卖出了历史最高价,比竞标底价高出每吨8000元。
为了促进双湖的丰年虾卵的规模化发展,获得更为有效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梁楠郁又多方奔忙,分两步对丰年虾卵产业进行发展升级。
第一步是建立丰年虾卵深加工工厂,把中间环节的利润拿上来。2018年9月,在梁楠郁积极协调下,中石油捐资1380万元,在那曲市建厂。现在,这个占地10亩的项目,已经运转投产,首批招收了20多名贫困牧民就业,每人平均月薪能达到6000余元,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规范性发展。
第二步是开发保健食品,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双湖的丰年虾卵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第八批全国援藏工作队总领队等多方支持下,“高原海灵虾”保健食品开发项目立项,相关科研任务由中国海洋大学和烟台大学联合承担,经费由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提供。
在旅游产业和牧业产业发展方面,梁楠郁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前期效应。
在旅游业方面,目前往返拉萨和双湖的7天游路线已经开通了,带来了可观的人流量和经济效益,下一步将推出更加成熟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路线。
在牧业方面,养羊、羊肉加工已有了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发展,高品质的羊肉卖到了北京、河南等地等,原来惜杀、惜售的牧民们,思想观念也逐渐改变了,那种宁可把羊养到老死也不愿意杀、不愿意卖的情况少了,一部分人转业去了工厂,过渡放牧的情况有了改善,草地和植被保护得了一定好转。
如今,针对国家保护动物藏野驴在双湖日益增多的现状,梁楠郁又在琢磨着,如何科学平衡种群的问题。他希望这片祖国边疆高原的壮美大地,赐给百姓源源不断福祉的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可持续生态发展。
心系高原防返贫
2019年7月28日,梁楠郁任期届满,他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留下来,冒着高原疾病加重的风险,他不忍已经铺开的诸多事情,由于他个人原因而衔接不好或停滞不前,他要再干三年。他说,“当前正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开始了的事情,咬牙也要做好、做成、做到底,要努力向党和人民、向中国石油、向双湖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10月份,在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三方验收中,双湖县扶贫工作得到了全面认可,在今年验收的19个县中名列前茅。然而,梁楠郁明白,脱贫、扶贫、致富是难事,但防止再次返贫、共同致富奔小康也不容易,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去做,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守的过程。
干还是不干,怎么干,干得怎样?梁楠郁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地诠释了他的初心和使命。“我是为解决问题而来的,我不是冰山上的的‘来客’,更不是‘过客’,我就是‘双湖人’。”梁楠郁满怀深情地说。
梁楠郁同志扎根高原,成为雪域高原的好儿子,用双肩挑起高原人民的幸福生活,在严寒的高原播撒温暖,尽显人间真情,党员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