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溯源于1986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历经多轮整合,2021年合并组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27人、实验教师18人,构建了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以学科实力赋能社会发展:拥有软件工程博士点及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海信集团共建院士工作站、智能计算实验室等15个产学研基地,近五年承担横向项目142项,获发明专利118项,转化成果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聚焦社会需求,学院重点建设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为地方输送应用型人才27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超90%。学院依托元宇宙实验室、大数据创新平台等载体,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高层次奖项,形成“产学研用”闭环生态。学院以“党建+服务”模式领航发展,持续为半岛城市群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智力支持,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非学历教育工作简介

(一)工作目标、意义

学院将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及场所设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构建"产学研用"双轮驱动的非学历教育体系,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开发青少年编程、非学历教育本科层次课程进修、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高级定制化研修等特色项目,年均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500人次以上,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助力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

(二)办学优势及发展规划

1. 专业优势

学院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点,形成本--博贯通培养体系,学科连续5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软件工程全国前4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30%)。4个本科专业均列山东省省属高校第一(2024软科排名),其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形成“人工智能+医疗”“智能计算+海洋”等特色方向。学院聚焦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领域,建设元宇宙产业应用与创新山东省高校未来产业实验室、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等高能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横向课题年均经费超3000万元。

2. 师资力量

学院构建了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多领域领军人才,打造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创新的复合型团队,通过产学研融合平台有力支撑区域产业发展,详见(四)师资队伍部分。

3. 研究平台及设备

学院拥有山东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重点学科,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山东省健康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共建)、山东省高校“十四五”智能计算与软件实验室、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等省级平台9个,配备 GPU集群服务器、激光扫描仪等高端设备。建设有3D打印实验室、元宇宙创新工场等特色实验空间,支持医学影像重建、工业设计等跨学科研究。学院与海信集团共建 青大—海信人工智能学院(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开发智能家电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建有青岛大学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研究院,部署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支撑青岛智慧城市建设。

4. 发展规划

1)全龄教育服务

建设终身学习教育基地,构建“基础+进阶+专业”三级课程体系。基础层面向青少年开设Scratch、C++及Python课程,非学历教育本科层次进修课程,智能手机应用、网络安全、智能家居等适老化课程。进阶层联企业开发工业互联网、AI及智能体应用、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专业层对接产业需求,开设工业视觉缺陷检测、数字孪生工厂运维等高阶课程,

2)科技助企工程

聚焦海洋经济与智能制造产业,建设海洋大数据分析平台、智能制造系统。依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发工业互联网实训课程,年培训企业技术人员200人次以上,联合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山东港口科技集团等共建智能制造案例库,集成10个以上典型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三)课程设置与特色

1. 青少年编程

学院深入挖掘自身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精心打造并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编程能力综合提升项目。该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成功吸引了近百名学员积极参与。

本项目均由学院资深教师亲自授课,所有授课教师均有10年以上的一线教学经验,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编程技能,提升编程水平。所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ACM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高层次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全国总决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0余项。自2018年起,我们的授课老师投身到青少年编程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谙青少年的个性与需求,能够因材施教,为学员量身打造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同时,每班均设有助教团队,能够及时指导与反馈,帮助学生在编程学习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教学地点设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博逸楼智慧教室,小班制教学(10人起组班,不超过15人),单人单机,家长可陪同。

课程设计兼顾广度与深度,精心规划了三大核心课程模块:C++高级编程培训、Scratch趣味编程启蒙以及信息学深度探索(专注于信息学奥赛),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学员的编程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科技之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定制培训

为助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跨时代的IT人才梯队,学院特此推出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定制化培训服务,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操作,帮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从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1)培训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大型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前沿知识及人工智能伦理等。

大数据: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开发平台、大数据应用场景、数据管理能力评价等。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云计算平台应用、云服务部署与管理,以及网络安全防护与应对策略等。

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物联网与智能设备等。

其他非计算机类内容:政策法规、人文素养、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健康管理、心理调适、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利申请等。

2)培训特色

定制化课程:根据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具体需求,精心设计与打造专属培训内容,确保学习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学院配备专业的培训教室与先进的计算机机房,空间充裕,可容纳30至200名学员同时参与培训,全方位满足各单位的培训需求。

实战化教学:结合真实项目案例,强化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权威师资:由计算机学院及校内资深专家教授领衔授课,确保知识的权威性与前沿性。

灵活安排:提供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模式,灵活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节奏与培训需求。

3)服务承诺

承诺提供从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到效果评估的一站式培训解决方案,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培训质量。此外,还将为参训学员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助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构建学习型组织,共谋长远发展。

4)培训案例

1) 山东省某大型企业,《网络安全技术培训》,系列课程,2025年

2) 青岛某大型企业,《人工智能与智能体实践》,系列课程,2025年

3) 青岛某大型国有企业,《工业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企业融合》,专题讲座,2023年

4) 青岛某大型国有企业,《大数据分析与Hadoop》,系列课程,2022年

5) 青岛某大型国有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系列课程,2021年

6) 面向贝宁的亚非拉经济合作培训课程,《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人工智能系统》,2023年

7) 面向牙买加的亚非拉经济合作培训课程,《精准医疗与生物信息学》,2021年

3. 非学历教育本科层次课程进修

面向应届/历届高考生,凭毕业证或成绩单即可报名,免试申请,全程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课程学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领域,开设程序设计基础、前端开发技术、移动端应用开发、数据库架构与优化等课程,贯穿"理论-实训-项目"全链路教学。同步渗透人工智能基础、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学生可根据兴趣拓展UI交互设计或大数据分析方向,学成后可从事软件开发、网络运维、数据分析等工作,覆盖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行业、教育科技等数字化升级核心产业。

(四)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27人、实验教师18人,其中:教授2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55人,高级实验师(工程师)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5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9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含出国访学交流半年以上教师)5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青岛市教学名师3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建有山东省高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6个。

(五)成果展示

1. 青少年编程项目

在博逸楼智慧教室开展小班制青少年编程项目培训。

2. 定制培训项目

开展人工智能与智能体实践培训。

(六) 联系方式

                  学院社会服务促进中心

                  办公地点:博知楼501B

                  主任:杨熙鑫,电话:15053290609

                  副主任:高磊,电话:13954219719